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纺织业也被赋予新特征、新使命。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如何让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科技创新引领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
公众号:纺织科学研究数字引擎 智慧未来,2022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九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发布会成功举办
2月20日,2022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九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发布会在福建泉州晋江举办。本次会议以“数字引擎 智慧未来”为主题。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局、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纺织科学研究》杂志承办,晋江市科学技术局、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晋江市商务局、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莱赛尔纤维分会、泉州市人才创新共享联盟、通用技术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高端功能性复合面料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晋江海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晋江市副市长张勇,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赵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庄小雄,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咏梅,泉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招平,泉州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林清京,泉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林格雷,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剑,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程学忠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清华大学、东华大学、闽江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闽南理工等高校,中科院海西装备所、中皮院、包钢稀土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当盛新材、神马实业、万物智联、凌迪科技、纤维创新中心、鹰游集团、神鹰复材、永荣锦江、福能南纺、杜钟氨纶、上工富怡等纺织全产业链企业,泉州当地的安踏、恒安集团、361度、百宏、七匹狼、中乔体育、匹克、柒牌、浔兴拉链、九牧王、鸿星尔克等知名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网、中新网、中国纺织报、纺织服装周刊、中国服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石狮日报等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共吸引了近3000人,现场产业对接交流气氛十分浓郁。
01
携手晋江 稳步构建创新生态
“十大纺织”系列评选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今年是第六次在晋江举办。近年来,“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活动累计评选、发布了200余项年度行业重大创新科技成果,促成近30余项科技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超4.8亿元,共吸引了1000余家科技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参与。
“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承办单位之一——中纺院海西分院,作为中纺院与晋江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区域性纺织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充分依托中纺院强大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响应晋江市科技政策号召,联合纺织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攻关,有力推动了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充分彰显了平台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对于促进地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勇在致辞中表示,晋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深度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今年是海西分院在晋江落地的第十年,依托海西分院等平台,许多纺织科技成果在晋江落地转化,深度赋能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助力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好成果、好技术在晋江落地转化。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纺织行业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作出积极贡献。马咏梅在致辞时说道:“中纺院作为我国纺织行业综合性科研院所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院67年来,始终秉承以科技支撑、促进和引领纺织工业发展的使命,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从今年的获奖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科技创新聚焦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了纺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开辟,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中纺院愿与各界同仁携手共进,为实现纺织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服务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朱美芳在致辞中首先对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发布会连续9届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接峰会能够落地晋江,把从纤维、染整到服装等纺织全产业链的最新科技成果对接起来十分有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众多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融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纺织行业具备将人口优势进一步转变为发展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能力和潜力,纺织科技也要补上去。国内外的发展环境愈加复杂,我们既要看到现在,也要面向未来。希望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能够真正走上‘一线’,同时希望我们的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能够同更多晋江企业加强合作。”朱美芳说道。
02
大奖揭晓 签约项目再创新高
会上发布了第九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奖”全部获奖名单。超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多头直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UHMWPE差别化纤维及个体防刺防割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全局可视可析智能大数据平台及集成技术、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PGA/PGLA)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基于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闪蒸法聚乙烯非织造布的产业化及在医疗灭菌包装材料的应用、铁路客车碳纤维转向架摇枕安全吊一体化成型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效细旦聚酰胺高强纤维纺丝设备及工艺研究和产业化、玻纤增强型聚酯纺粘长丝胎基布、纤维用高可纺性聚酯功能色母粒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10个项目获得“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奖” ,其中,超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多头直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得金奖。
03
科技赋能 新发展提供新机遇
新时代新征程,纺织行业的发展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促进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形成,全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范式转变也将为纺织企业“换道超车”嵌入全球产业链高端提供历史性机遇。
在科技趋势分析环节,李陵申以《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与展望》作主题分享。他从研发投入强度、创新平台、科技奖励、知识产权、标准工作角度对近年来科技创新在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对于纺织行业科技工作,他提出四个“面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行业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升纺织材料功能化加工水平。
李陵申指出,纺织行业亟需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合体平台,集聚行业力量,加强协作,开展重点方向研究,加快重点成果转化应用;在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国产化率和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纺织行业重点领域生产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车间的建设;在绿色低碳加工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方面,系统梳理纺织行业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未来重点聚焦在研究重点低碳技术成熟度以及未来推广空间,通过更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降低纺织行业整体碳排放。
阻燃纤维及制品是各国纺织品发展的重要方向,王玉萍以《阻燃纤维材料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为题,从阻燃纤维产业概况、产业格局、技术分析、专利与标准、战略定位等角度进行了分享。她指出,研发绿色、差别化、多功能和智能高品质阻燃纤维及制品,助力我国产业发展格局以及产业边界调整和多学科、多技术交叉融合,对推进我国的高技术阻燃材料研发及应用具有战略意义。随着人类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加和阻燃法规的不断健全,阻燃纺织品的开发力度将会不断增大,特别是本征阻燃纤维将会成为市场的新热点。长效环保型高品质阻燃纤维、功能复合型阻燃纤维、绿色环保型阻燃纤维、舒适型阻燃纤维、高技术型阻燃纤维等方向,将成为阻燃改性聚合物纤维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科技成果推介环节,中纺院创新中心教授级高工崔华帅、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吉鹏、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新乡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原分院产品开发部主任房迪分别就获奖项目作了详细介绍,获得线上线下观众的广泛关注。
文章转发自:
微信公众号:纺织科学研究